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总角之好

总角之好

诗经.卫风.氓》:“总角之宴,言笑宴宴。”

总角:小髻,古代未成年的儿童头发扎成的小髻。“总角之好”指童年时要好的朋友。后因以“总角之好”为童年时的好朋友之典故。

三国志.吴书.周瑜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周公瑾英俊异才,与孤有总角之好、骨肉之分。”亦作“总角之交”。清.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.崔秀才》:“莫逆之交不足恃矣,然总角之交,应非泛泛也。”


偏正 总角,古时小儿将头发梳成髻,泛指童年时代。童年好友。语本《诗经·齐风·甫田》:“总角丱兮。”《晋书·何劭传》:“劭字敬祖,少与武帝同年,有~。”△指称儿时朋友。也作“总角之交”。


【词语总角之好】  成语:总角之好汉语词典:总角之好

猜你喜欢

  • 收残锦

    源见“残锦”。谓承其才继其业。清赵翼《哭洪稚存编修》诗:“江淹谁与收残锦,王翰空教卜近邻。”

  • 浪子宰相

    徽宗时,浪子李邦彦做宰相事。李邦彦(?-1130年)宋怀州(治今河南沁阳)人,字士美。出身市井,风流俊爽,好踢球赏花,常作秽亵词曲。自言要赏尽天下花,踢尽天下球,做尽天下官,自号“李浪子”。宋徽宗大观

  • 三缄口

    《孔子家语.观周》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,庙堂右阶之前,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汉.刘向《说苑.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陛之前,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

  • 锐头将军

    晋.孔衍《春秋后语.赵语》:“平原君对赵王曰:‘渑池之会,臣察武安君之为人也,小头而锐,瞳子白黑分明,视瞻不转,执志强也,可以持久,难于争锋,廉颇足以当之。’”平原君赵胜谈及秦将白起时,说他头小又尖锐

  • 歌雪

    源见“曲高和寡”。指高雅的作品。唐白居易《宣州崔大夫阁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》诗:“忽惊歌雪今朝至,必恐文星昨夜还。”

  • 顷刻开花

    宋.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一一三下南唐.沈汾《续仙传.殷文祥》:“殷七七,名文祥,又名道筌,常自称七七。俗多呼之,不知其何所人也。……周宝于长安识之……及宝移镇浙西,数年后,七七忽到,复卖药。宝闻之惊喜

  • 聚米

    同“聚米为谷”。明陈瑚《李映碧廷尉遗地图》诗:“入关无复萧丞相,聚米空思马伏波。”【词语聚米】   汉语大词典:聚米

  • 任氏窖粟

    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:“宣曲(地名,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)任氏之先,为督道(秦时边境县名)仓吏。秦之败也,豪杰争取金玉,而任氏独窖仓粟。楚汉相距荥阳也,民不得耕种,米石至万,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,任氏以

  • 乐天知命

    乐于顺从天道的安排,知道性命的始终与限度。后常用以称顺从自然,悠然自得的一种宿命论的人生观。《易.系辞上》:“乐天知命,故不忧。”孔颖达疏:“顺天施化,是欢乐于天;识物始终,是自知性命,任自然之理,故

  • 执咎

    《诗.小雅.小旻》:“发言盈庭,谁敢执其咎?”郑玄笺:“谋事者众,讻讻满庭,而无敢决当是非,事若不成,谁云己当其咎责者。言小人争知而让过。”后以“执咎”称敢于建言,不怕任过。唐白居易《使百职修皇纲振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