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巢由

巢由

巢父和许由二人的合称。相传二人均为唐尧时的隐士。尧曾欲让位于二人,皆不受。语出《汉书·王贡两龚鲍传》。西汉清名之士薛方以精通经书,行为高尚闻名于世,他曾任郡掾祭酒,王莽用安车去迎聘薛方。薛方对前来的使者说:“尧舜这样的圣明君王统治下,还有巢父、许由那样的隐士,我不愿出仕为官,而要保持自己的节操。”后遂以“巢由”为咏隐居不仕的典故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2《鲍宣传附薛方传》3095、3096页:“自成帝至王莽时,清名之士,琅邪又有纪逡王思,齐则薛方子容,……皆以明经饬行显名于世。”“薛方尝为郡掾祭酒,尝征不至,及莽以安车迎方,方因使者辞曰:‘尧舜在上,下有巢、由,……’。使者以闻,莽说(通“悦”)其言,不强致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卢照邻《行路难》:“但愿尧年一百万,常作巢由也不辞。” 唐·綦毋潜《题沈东美员外山池》:“秦人辨鸡犬,尧日识巢由。” 唐·李白《鸣皋歌送岑征君》:“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,亦奚异乎夔龙蹩躠于风尘。” 唐·高适《奉酬睢阳李太守》:“未能方管乐,翻欲慕巢由。” 唐·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终愧巢与由,未能易其节。” 唐·岑参《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》:“遂令巢由辈,远逐麋鹿群。” 唐·姚鹄《送贺知章入道》:“若非尧运及垂衣,肯许巢由脱俗机。” 唐·韩琮《颍亭》:“知君久负巢由志,早晚相忘寂寞间。” 唐·徐夤《闻司空侍郎讣音》:“园绮生虽逢汉室,巢由死不谒尧阶。” 唐·齐己《题郑郎中谷仰山居》:“秦争汉夺虚劳力,却是巢由得稳眠。” 宋·杨亿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》:“往圣容巢许,先儒美宁蘧。” 宋·朱敦儒《水龙吟》:“念伊嵩旧隐,巢由故友,南柯梦,遽如许。” 元·卢挚《蟾宫曲·箕山感怀》:“巢由后隐者谁何?试屈指高人,却也无多。” 元·曾瑞《正官端正好·自序》:“也不学墨子回车,巢由洗耳,河老腾云,许子衣褐。” 清·赵翼《途次先寄京师诸友人》之一:“只应晚节供描画,共笑巢由下拜旁。” 清·陈书《九月壬辰》:“因缘遂窃仓头米,还许巢由洗耳无?” 清·徐夜《经严陵钓台》:“不从七里滩头过,谁信巢由无世情。”沈德潜评曰:“太史公于许由犹作疑词。有严陵,始信巢由真有洗耳牵牛之事矣。”


【词语巢由】   汉语词典:巢由

猜你喜欢

  • 绛帐融

    源见“绛帐”。敬称马姓前辈。清周亮工《次韵赠同里马遇伯》:“乱里谈经处,春风绛帐融。”

  • 帝子痕

    源见“湘妃竹”。指泪痕。清曹申吉《楚南》诗:“楚南近日苍生泪,不是当年帝子痕。”

  • 死灰复燎

    同“死灰复燃”。清 遯庐《童子军.逼狱》:“这个使不得,若非斩草除根,全消祸种,定要死灰复燎,自惹飞灾。”见“死灰复燃”。清·遯庐《童子军·逼狱》:“这个使不得,若非斩草除根,全消祸种,定要~,自惹飞

  • 酒入舌出

    《韩诗外传》卷一〇:“臣闻之酒入口者舌出,舌出者弃身,与其弃身,不宁弃酒乎?”酒一入口则话多,话多必有失,容易带来祸患,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喝酒。后因以“酒入舌出”形容酒一入口,话就多,容易带来损失。汉.

  • 吴带当风

    比喻飘逸的风格。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五章: “静子手持缋绢一帧……有女郎兀立,风采盎然, 碧罗为衣, 颇得吴带当风之致。 ” ●宋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·论曹吴体法》: “吴(吴道子)之笔,其势转,而

  • 死不瞑目

    瞑目:闭上眼睛。死时也不闭上眼睛。形容至死也不甘心。也用来比喻志向坚决。孙坚(155-191年),字文台,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县)人。汉灵帝时任长沙太守。东汉末年,军阀董卓率兵入洛阳,废少帝,立献帝,

  • 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,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,功烈如彼其卑也

    管仲:春秋时齐国人。齐桓公任以为相,称为仲父。在管仲辅佐下,齐桓公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为五霸之首。彼:那样。功烈:功业。 管仲得到国君的信赖是那样地专一,行使国家的政权是那样地长久,而功绩却那样地卑

  • 好大喜功

    一心想做大事,立大功。古代多指帝王轻动干戈,夸张武功。宋代罗泌《路史.前纪》四:“昔者汉之武帝,好大而喜功。”后人多用来形容作事大手大脚,以求夸大其成绩的浮夸作风。并列 喜好干大事,建功立业。《新唐书

  • 鼎鼐调和

    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比喻处理国政。元郑光祖《老君堂》二折:“鼎鼐调和理庶民,安邦定国立功勋。”见“调和鼎鼐”。【词语鼎鼐调和】  成语:鼎鼐调和汉语大词典:鼎鼐调和

  • 恺恺君子

    见“恺悌君子”。李国文《花园街五号》:“他实在又可算得是一位受人尊敬的~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