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山泽臞仙

山泽臞仙

臞(qú渠):瘦。此典指司马相如认为传说中列仙住在深山水泽之间,形貌清瘦。后以此典形容士人隐居山野,容貌清瘦。司马相如见汉武帝喜爱成仙之道,因此上奏说:“上林描写之事不算最好,还有华丽的。我曾经撰写《大人赋》,尚未完成,请允许我写成献上。”司马相如认为传说的诸仙和术士居住在深山水泽之中,形貌清瘦,这不是帝王要求之仙意,于是便写成《大人赋》。此典又作“癯仙”、“臞仙老山泽”、“山泽臞”、“山泽儒仙”、“臞仙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17《司马相如列传》3056页:“相如见上好(hào号,喜爱)仙(古代方士所幻想一种超出人世、长生不死之人)道,因曰:‘上林之事未足美也,尚有靡(mǐ米,华丽)者。臣(官吏、百姓对君主自称)尝为《大人赋》,未就,请具而奏之。’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,形容甚臞,此非帝王之仙意也,乃遂就《大人赋》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余与李廌方叔相知》:“归家但草凌云赋,我相夫子非癯仙。” 宋·陆游《夜读隐书有感》:“常鄙臞仙老山泽,要令仰首看飞翔。” 宋·陆游《自咏》:“平生意薄刀笔吏,投老身为山泽臞。” 宋·张孝祥《题鲁如晦通隐》:“不向江湖忘魏阙,故应山泽有儒仙。” 元·萨都拉《寄句曲外史》:“霞佩翩翩出洞天,当时仿佛见臞仙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见上好仙道,因曰:‘上林之事非足美也,尚有靡者。臣尝为《大人赋》,未就,请具而奏之。’相如以列仙之传居山泽间,形容甚臞(qu),此非帝王之仙意也,乃遂就《大人赋》。”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亦载,中作“列仙之儒居山泽间”。

【今译】 汉代司马相如见武帝喜好修仙求道之事,于是奏道:“上林的描写不算是最好,还有比它更美好的。臣曾写《大人赋》,尚未写成,请写好而进上。”相如认为各类仙人相传居住于山泽之中,形貌清瘦,这不是帝王要追求的仙意,因而写出《大人赋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士人隐居山野,容貌清瘦。

【典形】 臞仙、臞仙老山泽、癯仙、山泽臞、山泽儒仙、形容山泽臞。

【示例】

〔臞仙〕 元·萨都拉《寄句曲外史》:“霞佩翩翩出洞天,当时仿佛见臞仙。”

〔臞仙老山泽〕 宋·陆游《夜读隐书有感》:“常鄙臞仙老山泽,要令仰首看飞翔。”

〔癯仙〕 宋·苏轼《余与李方叔相知》:“归家但草凌云赋,我相夫子非癯仙。”

〔山泽臞〕宋·陆游《自咏》:“平生意薄刀笔吏,投老身为山泽臞。”

〔山泽儒仙〕 宋·张孝祥《题鲁如晦通隐》:“不向江湖忘魏阙,故应山泽有儒仙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喋血

    形容血流遍地。《汉书.文帝纪》:“今已诛诸吕,新喋血京师。”颜师古注:“喋当作‘蹀’,蹀,谓履涉之耳。”意思是流血满地,因此要踏着血行走。又作“啑血”,义同。【词语喋血】   汉语大词典:喋血

  • 邈若山河

   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伤逝》:“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,便为时所羁绁,今日视此虽近,邈若山河。”邈:遥远。因以“邈若山河”形容相隔十分遥远。唐.陈子昂《祭韦府君文》:“昔君梦奠之时,值余置在丛棘。狱户咫

  • 昼锦堂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曰:‘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!’”西晋.陈寿《三国志.魏书.张既传》:“张既字德容,冯翊高陵人也。……魏国既建,为尚书,出为雍州刺史,太祖谓既曰:‘还君本州

  • 金石两青荧

    汉.刘向《新序》卷四《杂事》:“昔者,楚熊渠子夜行,见寝石,以为伏虎;关弓射之,灭矢饮羽。下视,知石也。却复射之,矢摧无迹。熊渠子见其诚心,而金石为之开,况人心乎?”传说古代有叫熊渠子的人,夜行视石为

  • 添丁

    唐韩愈《寄卢仝》诗:“去年生儿名添丁,意令与国充耘耔。”唐卢仝生子,取名“添丁”,意为国家添一丁役,大文学家韩愈寄诗庆贺。后以“添丁”指生男孩。宋陆游《卧病杂题》诗之二:“身叨乡祭酒,孙为国添丁。”【

  • 当垆卓女

    源见“文君沽酒”。借指卖酒女郎。唐元稹《和李校书题新乐府十二首.西凉伎》:“楼下当垆称卓女,楼头伴客名莫愁。”

  • 郢书说

    同“郢书燕说”。元吴澄《谈经次韵夏编修》:“竞持郢书说,孰别鲁鼎赝?”

  • 骊驹催

    源见“歌骊驹”。谓催其离开。宋文同《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》诗:“主人自醒客亦醉,门外落日骊驹催。”

  • 食鹅求余

    晋代刘毅向庾悦乞求吃剩余的鹅肉的故事。《晋书.刘毅传》:“江州刺史庾悦,隆安中为司徒长史,曾至京口。毅时甚屯窭,先就府借东堂与亲故出射。而悦后僚佐径来诣堂,毅告之曰:‘毅辈屯否之人,合一射甚难。君于诸

  • 诲人不倦

    见〔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〕。述补 教诲人家从不厌倦。语出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’”朱自清《教育家夏丐尊先生》:“夏先生才真是一位~的教育家。”△褒义。用于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