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尼甫縻匡

尼甫縻匡

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(孔子)将适陈,过匡,……匡人闻之,以为鲁之阳虎。阳虎尝暴匡人,匡人于是遂止孔子。孔子状类阳虎,拘焉五日。……匡人拘孔子益急,弟子惧。孔子曰:‘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。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’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,然后得去”。

尼甫,即尼父,指孔子。縻,束缚,此指遭受困厄。孔子貌类阳虎,阳虎曾施暴于匡人,故孔子到匡后,匡人误认为阳虎,于是遭受了五天的拘押。后用为圣人遭困厄之典。

唐.李咸用《君子行》:“尼甫至圣贤,犹为匡所縻。”此处用孔子(尼甫)拘于匡为衬托,说明“君子”行动要谨慎,以免小人多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前辙可鉴

    同“前车之鉴”。宋陈亮《与石应之书》:“惟兄勉之,无失朋友之望,前辙可鉴。”【词语前辙可鉴】  成语:前辙可鉴汉语大词典:前辙可鉴

  • 三友

    《论语.季氏》:“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;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”谓益友和损友各有三。邢昺疏:“直谓正直,谅谓诚信,多闻谓博学。以此三种之人为友,则有益于己也。”后多以指

  • 宣室语

    源见“宣室召”。喻指君王礼遇才士的旨意。唐罗隐《淮南送节度卢端公将命之汴州端公常为汴州相公从事》诗:“到彼的知宣室语,几时征拜黑头公?”

  • 衔花报

    同“衔环报”。唐元稹《有鸟二十章》诗之十四:“古来妄说衔花报,纵解衔花何所为?”

  • 京师

    《诗.大雅.公刘》:“京师之野,于时处处。”马瑞辰通释:“京为豳国之地名……吴斗南曰:‘京者,地名;师者,都邑之称,如洛邑亦称洛师之类。’其说是也。”后以“京师”泛称国都。《公羊传.桓公九年》:“京师

  • 五斗解酲

    源见“刘伶好酒”。谓大量饮酒才能解除酒病。用为好酒疏诞之典。唐元稹《放言》诗之一:“五斗解酲犹恨少,十分飞盏未嫌多。”【典源】 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十二引晋·裴启《语林》曰:“刘灵字伯伦,饮酒一石至酲 (

  • 鹏翥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鹏飞,喻气象宏伟。南朝梁元帝《黄门侍郎刘孝绰墓志铭》:“曰风曰雅,文章动神,鹤开阮瑀,鹏翥杨循。”【词语鹏翥】   汉语大词典:鹏翥

  • 灌口

    同“灌口二郎”。宋洪迈《夷坚支丁志.永康太守》:“永康军 崇德庙,乃灌口神祠。”《武王伐纣平话》卷上:“其太子生得相貌堂堂,浑如灌口。”【词语灌口】   汉语大词典:灌口

  • 无官一身轻,有子万事足

    没有官职一身轻松,有了子孙万事满足。 原是居官的人解除公职后自我安慰的话。 后也形容卸去了责任,希望有了寄托的适意心情。语出宋.苏轼《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》:“无官一身轻,有子万事足。”《儿女英雄传

  • 毛檄

    同“毛子檄”。清 叶申芗《沁园春.送秦馥堂司马领连》词:“羡禄养承欢,捧束毛檄;弱龄作宰,栽遍潘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