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寸有所长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枝寄

    源见“陆凯传情”。表达对友人的思念。清宋琬《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》诗:“相思试折南枝寄,东阁宫梅尚有无?”

  • 大知若愚

    见〔大勇若怯,大智若愚〕。

  • 人亡邦瘁

    《诗.大雅.瞻卬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”毛传:“殄,尽;瘁,病也。”郑玄笺:“贤人皆言奔亡,则天下邦国,将尽困穷。”后因以“人亡邦瘁”谓贤者不在位,国家因而衰败。李光《赠稚兰》诗:“神憎鬼瞰知君忿

  • 还桑椹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七三引《北史》:“后周赵肃为齐州别驾,有能名。其东邻有桑椹落其家,就遣人悉拾归其主,诫诸子曰:‘吾非以此求名,意者非机杼物(机杼,本为织布事,此指自己劳动所得),不愿侵人。汝等宜以为诫

  • 散盐

    源见“咏絮”。喻指飞雪。前蜀韦庄《冬日长安感志》诗:“闲招好客斟香蚁,闷对琼华咏散盐。”【词语散盐】   汉语大词典:散盐

  • 化衣

    源见“京洛尘”。谓衣着变色。形容仕途奔波之苦。唐李峤《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兼思亲友》诗:“游宦劳牵网,风尘久化衣。”【词语化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化衣

  • 彩衣娱白发

    同“彩衣娱亲”。明唐寅《寿严民望母八十》诗:“阶暗彩衣娱白发,月明黄鹤下青天。”

  • 秦楼箫凤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传说中吹箫引凤、乘鸾升天的秦弄玉。郑泽《横塘》诗:“江渚琵琶音已断,秦楼箫凤去无端。”

  • 苞桑

    桑树之根,比喻根深柢固。《易.否》:“其亡其亡,系于苞桑。”孔颖达疏:“苞,本也。凡物系于桑之苞本,则牢固也。”清代王夫之《读通鉴论.唐高祖》:“系国于苞桑之固。”一说“苞桑”是丛生的桑树,喻意相同。

  • 本支百世

    本:指嫡传子孙。支:指庶族子孙。亦作“枝”。百世:百代。 子孙嫡庶,百代沿袭。 旧时形容子孙繁衍,福泽绵延。语出《诗.大雅.文王》:“文王孙子,本支百世。”毛传:“本,本宗。支,支子也。”(《左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