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吐哺握发”。喻指重视人才,视贤下士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睢水》:“雍丘令董生,仰馀徽于千载,遵茂美于绝代,命县人长照为文,用章不朽之德。其略云:辍洗分餐,谘谋帝猷。”
北魏.郦道元《水经注.泗水》:“又东径单父县故城南,昔宓子贱之治也。孔子使巫马期观政,入其境,见夜渔者,问曰:‘子得鱼辄放,何也?’曰:‘小者,吾大夫欲长育之故也。’”春秋时,鲁人宓不齐字子贱,他在为
源见“黄霸治郡”。指官吏的突出政绩。唐杜牧《早春寄岳州李使君》诗:“分符颍川政,吊屈 洛阳才。”冯集梧注:“《黄霸传》:为颍川太守,得吏民心,治为天下第一。”
源见“文不加点”。指高超的文笔。明徐渭《渔阳三弄》:“汉阳江草摇春日,天帝亲闻鹦鹉笔。”【词语鹦鹉笔】 汉语大词典:鹦鹉笔
凫:野鸭。乙:通“”,燕子。同样一只大雁,越人认为是野鸭,楚人认为是燕子。比喻由于主观条件的制约,对同一事物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。南朝时,佛教盛行,道家也不示弱。司徒从事中郎张融(事迹见“量体裁衣”条
源见“掩鼻计”。谓因妒忌而毁谤。唐长孙佐辅《古宫怨》诗:“拊心却笑西子嚬,掩鼻谁忧郑姬谤?”
指孔子给子游开玩笑说:杀鸡何必用宰牛刀。后以此典比喻做小事不值得用大气力,或做一般事不必烦劳高手、专家;也用以称扬地方官治政有方。子游(前506年——?),言氏,名偃,又称子游。吴国(都城吴,今江苏苏
源见“玉钤”。泛指兵书、武略。宋王安石《送郓州知府宋谏议》诗:“庙谟资石画,兵略倚珠钤。”【词语珠钤】 汉语大词典:珠钤
同“芝艾俱焚”。南朝梁元帝《讨侯景檄》:“孟诸焚燎,芝艾俱尽;宣房河决,玉石同沉。”见“芝艾并焚”。【词语芝艾俱尽】 成语:芝艾俱尽
《汲冢周书》中有《王会篇》。《旧唐书.南蛮传》:“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言:‘昔周武王时,天下太平,远国归款,周史乃书其事为《王会篇》。”《王会篇》所记述的是边远地方少数民族各国使臣向周王朝输诚朝拜的盛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