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寒泉之思

寒泉之思

诗经.邶风.凯风》:“爰有寒泉?在浚之下。有子七人,母氏劳苦。”

此是《凯风》之第三章。诗的大意是:哪里的泉水清且凉,寒泉就在浚城边。我母生有七个儿啊,娘的日子好辛酸。这首诗的主旨是:儿子感激母亲的辛劳抚育,自责不能安慰母心。

朱熹集传:“诸子自责。言寒泉在浚之下,犹能有所滋益于浚,而有子七人,反不能事母,而使母至于劳苦乎?于是乃微指其事,而痛自刻责,以感动其母心也。”

后因以“寒泉之思”用为孝子思恤其亲之典。

三国志.蜀书.先主皇后传》:“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,以慰寒泉之思。”或称“寒泉之叹”,《文选》晋.潘安仁(岳)《寡妇赋》:“览寒泉之遗叹兮,咏蓼莪之余音。”


偏正 指子女思亲的孝心。语本《诗·邶风·凯风》:“爰有寒泉,在浚之下。有子七人,母氏劳苦。”朱熹《集传》云:“诸子自责。言寒泉在浚之下,犹能有所滋益于浚,而有子七人,反不能事母,而使母至于劳苦乎?于是乃若微指其事,而痛自刻责,以感动其母心也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甘皇后传》:“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,以慰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在孝心方面。


【词语寒泉之思】  成语:寒泉之思汉语词典:寒泉之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誓墓羲之

    源见“羲之誓墓”。指决心归隐之人。宋赵文《塞翁吟》词:“便万里,金台筑就,已长分采药庞公,誓墓羲之。”

  • 惠连

    《南史.谢方明传》附《谢惠连传》:“子惠连,年十岁能属文,族兄灵运嘉赏之,云:‘每有篇章,对惠连辄得佳语。’”南朝.宋.谢惠连与族兄谢灵运皆为当时著名诗人,常有诗文唱和,诗文中常提到他的名“惠连”。后

  • 颠毛种种

    《左传.昭公三年》:“余发如此种种,余奚能为?”杜预注:“种种,短也。自言衰老,不能复为害。”又《国语.齐语》:“班序颠毛,以为民纪统。”韦昭注:“颠,顶也。毛,发也。”后因以“颠毛种种”谓衰老。明宋

  • 捉衿肘见

    同“捉衿见肘”。明杨慎《丹铅总录.境逆乐真》:“惟夫床琴于浚井之日,弦歌于绝粮之余,以致捉衿肘见而歌商声,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,乃为境之逆而乐之真耳。”见“捉衿见肘”。【词语捉衿肘见】  成语:捉衿肘见

  • 不亦乐乎

    《论语.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(悦)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’”不亦乐乎,原意是说“这不是一桩乐事吗。”后常用以表达事情发展到极致的一种诙谐语气。明.无名氏

  • 简驩

    《孟子.离娄下》载:齐大夫公行子子死,右师王驩往吊。在场诸大夫皆与驩应酬,独孟子不与之言。右师不悦,说:“诸君子皆与驩言,孟子独不与驩言,是简驩也。”孟子知之,因曰:“礼,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,不逾阶而

  • 兰交

    源见“金兰之友”。称知心朋友。唐卢照邻《五悲.悲今日》:“兰交永合,松契长并。”【词语兰交】   汉语大词典:兰交

  • 燕颔虬须

    同“燕颔虎须”。唐白居易《赠李兵马使》诗:“江南别有楼船将,燕颔虬须不姓杨。”并列 形容相貌威武。唐·白居易《赠李兵马使》:“江南别有楼船将,~不姓杨。”△褒义。用以指武将、勇士。→獐头鼠目。也作“虎

  • 蝼蚁得志

    《淮南子.人间训》:“海大鱼,网弗能止也,钓弗能牵也,荡而失水,则蝼蚁皆得志焉。”海大鱼失水,为蝼蚁所乘,比喻小人得势。【词语蝼蚁得志】  成语:蝼蚁得志汉语大词典:蝼蚁得志

  • 乌焰

    源见“三足乌”。指红日。唐罗邺《冬日旅怀》诗:“乌焰才沉桂魄生,霜阶拥褐暂吟行。”【词语乌焰】   汉语大词典:乌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