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富而好礼

富而好礼

富有钱财而又爱好礼法。 表示虽富有却不骄纵无礼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子贡曰:‘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’子曰:‘可也,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’”《礼记.坊记》:“子曰:‘贫而好乐,富而好礼,众而以宁者,天下其几矣。’”明.朱国祯《涌幢小品》卷三:“张司令,元时人,亡其名,富而好礼。”《金瓶梅》三六回:“清河县有老爷门下一个西门千户,乃是大巨家,富而好礼。”《红楼梦》二回:“谁知他家那等荣贵,却是个‘富而好礼’之家。”清.包世臣《与王惜庵书》:“耄而好学,富而好礼,二者古人之所难,而吾乡侨客兼之。”


并列 富有而又谦虚好礼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贡曰:‘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’子曰:‘可也;未若贫而乐,~者也。’”△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。


【词语富而好礼】  成语:富而好礼汉语词典:富而好礼

猜你喜欢

  • 前因后果

    《南齐书.高逸传论》:“今树以前因,报以后果,业行交酬,连璅相袭。”此本佛教用语,谓因果报应。后以“前因后果”泛指起因与结果,谓事情的全过程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这班儿发落他阎浮人世去,须得先叫

  • 雨华

    同“雨天花”。明高启《次韵灵隐复见心长老见寄兼简泐禅师》:“书到喜闻双径老,雨华新散满瑶京。”【词语雨华】   汉语大词典:雨华

  • 的一确二

    见“丁一卵二”条。并列 形容确凿不移。元·关汉卿《三勘蝴蝶梦》》1折:“怕不待~,早招承死罪无辞。”△用于事情的确实。→丁一确二【词语的一确二】  成语:的一确二汉语大词典:的一确二

  • 罗含菊

    《晋书.文苑传.罗含传》:“累迁散骑常侍、侍中,仍转廷尉、长沙相。年老致仕,加中散大夫,门施行马。初,含在官舍,有一白雀栖集堂宇,及致仕还家,阶庭忽兰菊丛生,以为德行之感焉。”晋人罗含以廷尉致仕,家中

  • 鲙虫

    《三国志.华佗传》:“广陵太守陈登得病,胸中烦懑,面赤不食。佗脉之曰:‘府君胃中有虫数升,欲成内疽,食腥物所为也。’即作汤二升,先服一升,斯须尽服之。食顷,吐出三升许虫,赤头皆动,半身是生鱼脍也,所苦

  • 会试

    明清科举制度,乡试第二年会集各省举人试于礼部,叫做“会试”,考中者称贡士。《明史.选举志》:“三年大比,以诸生试之直省,曰乡试,中式者为举人。次年,以举人试之京师,曰会试。”【词语会试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绸被放衙

    谓出身低残的人经过努力也可以作官。宋代张师正《倦游录》载:文彦博在榆次时见衙门一新鼓,遂题诗于上云:“置向谯楼一任挝,挝多挝少不知它。如今幸有黄绸被,努出头来听放衙。”

  • 华阴市

    《后汉书.张楷传》:“楷,字公超,通《严氏春秋》、《古文尚书》……隐居弘农山中,学者随之,所居成市。后华阴山南,遂有公超市。”后因称学者群集之地或从学弟子聚集之所为“华阴市”。南朝 齐谢朓《始之宣城郡

  • 支子

    古代宗法制度,嫡长子称宗子,其余嫡出庶出称“支子”。《礼记.曲礼下》:“支子不祭,祭必告于宗子。”《仪礼.丧礼》疏:“支子,第二以下庶子也。不言庶子云支子者,若言庶子,妾子之称,是以变庶言支。支者,取

  • 伤鸟

    同“伤弓之鸟”。唐白居易《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》诗之四:“伤鸟有弦惊不定,卧龙无水动应难。”【词语伤鸟】   汉语大词典:伤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