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家徒四壁

家徒四壁

指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回成都(今四川成都),司马相如家里只有四面墙壁,其他什么都没有,极为贫困。后以此典比喻家境贫寒,一无所有。司马相如(前179年——前117年),字长卿,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。因慕蔺相如为人,故名相如。少时好读书,口吃而善著书,并可击剑、弹琴。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,刚死了丈夫,喜爱音乐,因此司马相如假装与县令相敬重,而用琴声挑逗她。司马相如到临邛(Qlóng穷,今四川邛崃县)来,车马随行,举止大方外貌俊秀;及至在卓氏家中饮酒、弹琴,卓文君私自从门缝中偷看他,心中喜欢而仰慕司马相如,恐怕自己不能配得上。弹琴结束,司马相如便派人重赏卓文君的服侍人,向卓文君转达私衷。卓文君夜间逃出来私奔司马相如,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赶着马车急返成都,但家中空空,只有四面墙壁竖立。此典又作“壁立”、“成都之壁”、“家无四壁”、“四壁立”、“立壁”、“四壁一身”、“徒四壁立”、“相如四壁”、“四壁”、“长卿四壁”、“马卿壁”、“家徒壁立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17《司马相如列传》3000页:“文君夜亡(逃跑)奔(旧时把男女不依照礼教规定而相结合称“奔”。又叫“私奔”)相如,相如乃与驰(使劲赶马)归成都。家居徒四壁立。”《索隐》孔文祥云:“徒,空也。家空无资储,但有四壁而已,云就此中以安立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左思《咏史》:“长卿还成都,壁立何寥廓。”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直以容膝一丘,曲阜之瓢遽切;枕肱五亩,成都之壁已穷。” 唐·张称《少年行》:“一掷千金浑是胆,家无四壁不知贫。”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宋懋宗》:“家徒四壁书侵坐,马耸三山叶拥门。” 宋·陈师道《答黄充》:“我无置椎君立壁,舂黍作糜甘胜蜜。” 宋·陈与义《次韵乐文卿北园》:“四壁一身长客梦,百忧双鬓更春风。” 金·元好问《王子文琴斋》:“相如四壁消何物,直要文君典鹔鹴。” 清·赵执信《索纸行》:“长卿四壁羞文君,千金万里来长门。”


主谓 家里只有四周墙壁立着。形容家庭极其困难,空无一物。《孽海花》3回:“那时正是~,囊无一文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生活穷困方面。→室如悬磬 环堵萧然 一贫如洗 ↔堆金积玉 丰衣足食金玉满堂。也作“家道壁立”、“家徒壁立”、“空徒四壁”、“室徒四壁”。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 (卓) 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。家居徒四壁立。”索隐:“家空无资储,但有四壁而已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司马相如 (字长卿) 与卓文君彼此爱慕,文君乘夜私奔相如,相如与她一同赶回成都。相如家里空空荡荡,仅有四面墙壁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家境贫寒,一无所有。多指寒士生涯。

【典形】 壁立、长卿四壁、成都之壁、家四壁、家徒四壁、家无四壁、立壁、马卿壁、四壁、四壁一身、四立壁、徒四壁立、相如四壁、家徒壁、四壁相如、四壁如相如、一穷无四壁、司马归无屋、家徒四立壁、相如壁、四壁环相如、贫无四壁、一身无四壁、四壁立、四壁穷、四壁空。

【示例】

〔壁立〕 晋·左思《咏史》:“长卿还成都,壁立何寥廓。”

〔长卿四壁〕 清·赵执信《索纸行》:“长卿四壁羞文君,千金万里来长门。”

〔成都之壁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直以容膝一丘,曲阜之瓢遽切; 枕肱五亩,成都之壁已穷。”

〔家徒四壁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宋懋宗》:“家徒四壁书侵坐,马耸三山叶拥门。”

〔家无四壁〕 唐·张偁《少年行》:“一掷千金浑是胆,家无四壁不知贫。”

〔立壁〕 宋·陈师道《答黄充》:“我无置锥君立壁,舂黍作糜甘胜蜜。”

〔马卿壁〕 清·黄景仁《定风波·和余少云》:“杜陵茅,马卿壁,我更无家可归得。”

〔四壁〕 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:“我也只为无计营生四壁贫,因此上割舍得亲儿在两处分。”

〔四壁一身〕 宋·陈与义《次韵乐文卿北园》:“四壁一身长客梦,百忧双鬓更春风。”

〔四立壁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子瞻寄眉山王宣义》:“参军但有四立壁,初无临江千木奴。”

〔徒四壁立〕 宋·张孝祥《南山昭庆观音障坐偈》:“地僻寺古,僧无卓锥,空堂岿然,徒四壁立。”

〔相如四壁〕 金·元好问《王子文琴斋》:“相如四壁消何物,直要文君典鹔鹴。”


【词语家徒四壁】  成语:家徒四壁汉语词典:家徒四壁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平席门

    源见“长者辙”。指贫穷的贤士之家。清吴嘉纪《挽饶母》诗之四:“陈平席门外,长者多车声。”

  • 因人热

    源见“不因人热”。指仰仗别人的权势。清尤侗《别长安》诗之一:“一官未许因人热,十口翻成为仕贫。”【词语因人热】   汉语大词典:因人热

  • 子衿

    源见“青衿”。指学子,青年书生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科场二》:“然向来被议者,主试皆南人,举子皆胄监,岂畿辅子衿,皆曾史耶?”【词语子衿】   汉语大词典:子衿

  • 如持左券

    《史记.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秦 韩之王劫于韩冯、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,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 韩,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。”左券,古代契约中由债权人持有的凭据。后因以“如持左券”喻指很有把握。清方苞《颂铭》

  • 君平卦

    同“君平卜”。明吴廷翰《清江引.归兴》曲:“山歌元亮词,日课君平卦,慢腾腾受用些闲潇洒。”

  • 如坐针毡

    象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。形容坐立不安,心神不宁。典出晋杜锡之事迹。杜锡字世瑕,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市东南)人,杜预之子,少有盛名,累迁太子中舍人。赵王伦篡位时,以之为治书御史,晋惠帝司马衷复位,迁吏部郎

  • 汗牛马

    源见“汗牛充栋”。书多得运时牛马会累得出汗。形容书极多。明张纶《林泉随笔》:“况今天下,九流百民之书,止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【词语汗牛马】   汉语大词典:汗牛马

  • 携高李

    唐杜甫《遣怀》诗:“昔我游宋中,惟梁孝王都……忆与高 李辈,论文入酒垆。”高指高適,李指李白。后以“携高李”指携文友。宋刘辰翁《内家娇.寿王城山》词:“结客少年场,携高 李,闻笛赋游梁。”

  • 制天命而用之

    形容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其为人类服务,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进步思想。荀子认为,大自然有它本身的规律,与其把天看得非常神秘而对它顶礼膜拜,不如把它作为物来加以畜养和控制;与其对它颂扬和顺从,不如驾驭和利用它

  • 不磷不缁

    源见“磨而不磷,涅而不缁”。磨不薄,染不黑。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,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。宋叶適《提刑检详王公墓志铭》:“赵公得醉,门下士往往畏匿改事,独公不磷不缁,如赵公在时。”并列 磨不薄,染不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