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姹女数钱

姹女数钱

后汉书.孝灵帝纪》注引《续汉志》曰:“车班班,入河闲。河闲姹女工数钱,以钱为室金为堂。”

“河闲姹女工数钱”是指灵帝母永乐太后好聚金钱,积满堂室。《后汉书.皇后纪第十下》载:“董皇后(灵帝母)使帝卖官求货,自纳金钱,盈满堂室。”后常以“姹女数钱”比喻积聚钱财无厌。

清.袁枚《咏钱》(六首之一):“空劳姹女千回数,屡见铜山一夕休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后汉书· 灵帝纪》 注引《续汉志》 曰:“桓帝之初,京都童谣曰:‘……车班班,入河间。河间姹女工数钱,以钱为室金为堂,石上慊嫌舂黄粱。……’”“‘车班班’者,言乘舆班班入河间迎灵帝也。‘姹女数钱’,言帝即立,其母永乐太后好聚金以为堂室也。‘石上慊慊’者,言太后虽积金钱,犹慊慊常若不足,使人舂黄粱而食之也。”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永康元年,汉桓帝死,无子,窦皇后召其父窦武进宫商议,决定立河间王刘开的曾孙刘宏为帝,即汉桓帝。尊窦皇后为太后,由太后临朝。太后聚敛钱财,建筑宫室,虽巨富,却仍贪心不足。因此汉桓帝死后不久,京都就有童谣唱道:“车儿隆隆开,来到那河间。河间少女会数钱,用钱造室金作堂,财富虽多犹不足,平日只知吃黄粱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精于算计,贪恋钱财。

【典形】 姹女数钱、工姹女、河间姹、河间姹女、河间钱、河间数钱、妖姬惯数钱、姹女千回数、一钱怜姹女。

【示例】

〔姹女数钱〕 清·黄遵宪《日本杂事诗》:“衔得杨花入窠里,便夸姹女数钱工。”

〔工姹女〕 清·唐孙华《咏钱》:“计算术惟工姹女,夤缘权可买司徒。”

〔河间姹〕 清·徐夔《移居赠永夫》:“葑田吴郎多态度,婀娜欲弄河间姹。”

〔河间姹女〕 清·鲍��《雁门太守行》:“五车煌煌两千石,河间姹女同朝夕。”

〔河间数钱〕 唐·王维《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》:“袨服靓妆,挟筑跕屣。淇上留客,河间数钱。”

〔妖姬惯数钱〕 南朝梁·萧纲《大堤》:“出妻工织素,妖姬惯数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驾星桥

    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指神话中乌鹊所填架的仙桥。清李渔《导法驾引.次韩夫人原韵》词:“吐出一丝红唇气,世间错认驾星桥,牛 女正无聊。”

  • 漆园吏

    《史记.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庄子者,蒙人也,名周,周尝为蒙 漆园吏。”后以“漆园吏”代称庄子。唐独孤及《得柳员外书代书戏答》诗:“说剑常宗漆园吏,戒严应笑棘门军。”宋梅尧臣《夏虫》诗:“寄言漆园吏,已知

  • 狙公分栗

    源见“朝三暮四”。谓玩弄手段诈术欺人。宋苏轼《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》之三:“狙公欺病来分栗,水泊知馋为出鲈。”【典源】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狙公赋曰:‘朝三而暮四。’众狙皆怒。曰:‘然则朝四而暮三。’众

  • 投签警睡

    《陈书.世祖纪》:“每鸡人伺漏,传更签于殿中,乃敕送者,必投签于阶石之上,令锵然有声,云:‘吾虽眠,亦令惊觉也。’”南朝陈文帝,姓陈名蒨,庙号世祖,因艰难创业,知民疾苦,性明察简约。他作了皇帝,仍勤于

  • 拜下风

    《左传.僖公十五》载:在秦晋韩原之战中,晋军大败,晋惠公被秦俘获,“晋大夫(却乞)反首(头发蓬乱下垂)拔舍从之(拔帐随行)。秦伯(秦穆公)使辞焉,曰:‘二三子何其戚(忧愁,担忧)也!寡人之从晋君而西也

  • 栽杏

    源见“董奉杏成林”。称赞良医医德高尚。明高启《吴县庠训导徐君善医常起人疾求诗赠之》:“病痊不使人栽杏,只要新题满卷诗。”

  • 燕阵横功

    源见“火牛阵”。称誉牛的战功。唐李峤《牛》诗:“齐歌初入相,燕阵早横功。”

  • 飞凫舄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会飞的仙鞋。南朝 梁沈约《和谢宣城》:“王乔飞凫舄,东方 金马门。”后亦借指官员。唐卢照邻《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》诗:“寄言飞凫舄,岁晏共联翩。”【词语飞凫舄】   

  • 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

    弘毅:坚强有毅力。 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有毅力,因为他责任重大,道路遥远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曾子曰:‘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’”明.王守仁《寄李道夫

  • 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

    见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