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嘲便腹

嘲便腹

源见“孝先便腹”。戏谑体胖腹大贪睡。清赵翼《六言》:“孝先任嘲便腹,坡老争让出头。光焰不能万丈,声名那得千秋?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绨袍高义

    源见“绨袍惠”。指济人困厄的高尚情义。清宋琬《赠吴伯成》诗:“此夕论文重下榻,绨袍高义未能忘。”

  • 神山鳌戴

    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喻指海上岛屿的奇观。清赵怀玉《金缕曲.喜晤杨遵路》词:“澎湖东去涛千派,尽容看、扶桑日出,神山鳌戴。”

  • 还鲊遗书

    源见“封鲊”。称扬贤母训廉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牛眠指穴》:“剪发剉荐,遂成孺子高名;还鲊遗书,虑玷居官清节。”【词语还鲊遗书】  成语:还鲊遗书汉语大词典:还鲊遗书

  • 覆杅

    同“覆盂”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君子之居也,绥如安裘,晏如覆杅。”【词语覆杅】   汉语大词典:覆杅

  • 汲短

    同“绠短”。林景行《斋中读书》诗之一:“钩沈时未能,汲短每见绌。”【词语汲短】   汉语大词典:汲短

  • 郑公里

    同“郑公乡”。唐丘丹《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》诗:“愧非郑公里,归扫蒙笼室。”宋张耒《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》之四:“曾过郑公里,得御李膺车。”【词语郑公里】   汉语大词典:郑公里

  • 朱衣使者

    源见“朱衣点头”。借指科举考试官。清李渔《凰求凤.翻卷》:“小生带天聋地哑,外扮朱衣使者,执簿随上。”偏正 科举考官。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翻卷》:“小生带天聋地哑,外扮~,执簿随上。”△用于科举方面。【

  • 三虫

    源见“三尸”。喻奸邪之人。唐司空图《云台三官堂文》:“烹妖散魅,免助虐于三虫;挖鹤羁龙,笑摧枯于一鹿。”【词语三虫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虫

  • 履霜知冰

    《周易.坤卦》:“初六,履霜坚冰至,盖言顺(顺,通慎)也。”行于霜上而知严寒结坚冰的冬季即将到来,故应防慎于始,切实安排好过冬的事。后因用以比喻见微知著,寻端见绪,防微而杜渐。《后汉书.蔡邕传》:“是

  • 坂九折

    同“长坂九回”。元袁桷《送曾编修同王继学联句》:“行藏龟左顾,去住坂九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