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唇齿相依

唇齿相依

比喻关系密切,相互依存。鲍勋(?一226年),字叔业,泰山平阳(今山东泰安一带)人。初从曹操为中庶子,及曹丕即位,先后任侍中、御史中丞,以直言极谏被杀。文帝曹丕六年,(225年),曹丕想征伐东吴,和群臣商议。鲍勋当面进谏说:“我们屡次出兵而未能攻克他们,原因就在于东吴、蜀汉如唇齿般相互依存,互为救援,又有山河之险。往年赤壁之败,足为百世之戒。现在又要劳师击远,日费万金,国库为之虚耗,却使敌人得以逞威,我认为不可。”曹丕不仅不听,反而大怒,降了鲍勋的官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鲍勋传》卷12第385页:“六年秋,帝欲征吴,群臣大议,勋面谏曰:‘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,盖以吴、蜀唇齿相依,凭阻山水,有难拔之势故也。……今又劳兵袭远,日费千金,中国虚耗,令黠虏玩威,臣窃以为不可。’帝益忿之,左迁勋为治书执法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书·杨骏传》:“今宗室疏,因外戚之亲以得安,外戚危,倚宗室之重以为援,所谓唇齿相依,计之善者。” 梁启超《论今日各国待中国之善法》:“日本为我东方兄弟唇齿相依之交。”


主谓 像嘴唇牙齿那样互相依靠。比喻关系密切,互相依存。《水浒后传》第13回:“高丽王倒也识见宏伟,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,~,不宜改图。”△描写关系密切。 →唇亡齿寒 巢毁卵破 ↔风马牛不相及 齿亡舌存。也作“唇齿相须”。


【词语唇齿相依】  成语:唇齿相依汉语词典:唇齿相依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甜甜

    同“黑甜”。元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一折:“我睡呵,黑甜甜倒身如酒醉,忽喽喽酣睡似雷鸣。”【词语黑甜甜】   汉语大词典:黑甜甜

  • 磨勒

    源见“盗妾昆仑”。昆仑奴名。借指热心助人婚事者。《清平山堂话本.风月瑞仙亭》:“自愧缘悭分浅,不能一见,恨无磨勒盗红绡之方。”明陆采《明珠记.拆书》:“庶有磨勒神,来救红绡妾。”【词语磨勒】   汉语

  • 韩寿分香

    同“韩寿***”。后蜀欧阳炯《春光好》词:“虽似安仁掷果,未闻韩寿分香。”见“窃玉***”。后蜀·欧阳炯《春光好》:“虽似安仁掷果,未闻~。”【词语韩寿分香】  成语:韩寿分香汉语大词典:韩寿分香

  • 岱宗限

    源见“游岱”。指死期。南朝 宋鲍照《松柏篇》:“龟龄安可获,岱宗限已迫。”

  • 环赐

    源见“赐环”。指放逐之臣遇赦召还。明 沈受民《访姜如农城北》诗:“龙归天上驭,环赐梦中身。”

  • 辛壬癸甲

    《书.益稷》:“娶于涂山,辛壬癸甲。”孔传:“〔夏禹〕辛日娶妻,至于甲日,复往治水,不以私害公。”后因以“辛壬癸甲”谓一心为公,不计私人利益。清邹容《涂山》诗:“辛壬癸甲今何有?且向东门牵黄狗。”并列

  • 孟宗泣笋

    《三国志.孙晧传》“司空孟仁”裴松之注引《楚国先贤传》:“宗母嗜笋。冬节将至,时笋尚未生,宗入竹林哀叹,而笋为之出,得以供母,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。”后因以“孟宗泣笋”为事亲尽孝、至诚感天之典。《宋史.

  • 云鬟感

    唐.杜甫《月夜》诗:“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。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”公元七五六年六月,潼关失守,玄宗奔蜀,诗人杜甫携家眷北行,至鄜州暂住。七月,唐肃

  • 扪虱高风

    源见“扪虱而谈”。指不畏权势的豪士风度。宋严仁《蝶恋花.快阁》词:“千古文章黄太史,扪虱高风,长照冰壶里。”

  • 腰金拖紫

    亦作“腰金衣紫”。金:金印。紫:紫绶。在古代只有高级官员才能配带金印、紫绶。比喻身居要职,地位显赫。沈攸之(?-478年),字仲达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,少时孤贫,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(450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