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去天尺五

去天尺五

清.王谟辑本韦氏《三秦记》: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。”

我国唐代,韦、杜两大家族世代为望族,势力颇大。当时韦氏所居名韦曲,杜氏所居名杜曲,都在长安城南。所以当时有歌谣曰: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。”后因以“去天尺五”用为指称皇帝身边有权有势之人的典故。

宋.辛弃疾《贺新郎.用前韵赠金华杜叔高》词:“去天尺五君家别。看乘空,鱼龙惨淡,风云开合。”


述补 去,距离。天,指皇帝或宫廷。与宫廷或皇帝很近。形容地位极高。语出辛氏《三秦记》:“城南韦、杜(汉朝豪门贵族集中于此两地),去天尺五”及唐·杜甫《赠韦七赞善》:“时论同归尺五天。”△本意指地位很高、与最高统治者接近的人。后常用于嘲讽地位显赫的贵权。


【典源】《辛氏三秦记》:“城南韦社,去天尺五。”唐·杜甫《赠韦七赞善诗》自注:“俚语曰: 城南韦社,去天尺五。”宋·曾慥《类说》卷二十九引 《灵怪集》:“韦曲杜鄠 (hu) 近长安,谚曰:韦曲杜鄠,去天尺五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韦氏、杜氏世代显贵,为世家望族,韦氏所居名韦曲,杜氏所居名杜曲 (鄠),都在京都长安城南。当时人有谚语: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世家显贵居住之地,泛指门第高贵; 也用以形容官位高能接近皇帝。

【典形】 城南尺五天、尺五、尺五声华、尺五天、近天尺五、去天尺五、去天一尺五、天尺五、韦杜南、韦杜天、云霄尺五、韦杜尊、家声尺五天。

【示例】

〔城南尺五天〕 宋·范成大《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》:“如今且醉江湖酒,来岁城南尺五天。”

〔尺五〕 清·叶燮《同徐方虎等永嘉江心寺》:“尺五去天知不远,凭君才调问如何。”

〔尺五声华〕 清·黄鷟来《和困斋喜晤》之五:“尺五声华何阗寂,量天章亥莫须猜。”

〔尺五天〕 唐·杜甫《赠韦七赞善》:“尔家最近魁三象,时论同归尺五天。”

〔近天尺五〕 宋·张炎《摸鱼子·为卞南仲赋》:“黄河路接银河路,炯炯近天尺五。”

〔去天尺五〕 宋·辛弃疾《贺新郎·用前韵送杜叔高》:“去天尺五君家别,看乘空鱼龙惨淡,风云开合。”

〔天尺五〕 宋·王安石《游城南即事》:“漫道城南天尺五,荒林时见一柴荆。”

〔韦杜南〕 清·钱谦益《三叠韵谢藐姑太仆送酒》:“羁怀廓落向谁谈,尺五空瞻韦杜南。”

〔韦杜天〕 清·黄景仁《雪后集陶然亭》:“尺五韦杜天,幕我作行帐。”


【词语去天尺五】  成语:去天尺五汉语词典:去天尺五

猜你喜欢

  • 书厨

    《南史.陆澄传》:“澄当世称为硕学,读《易》三年,不解文义,欲撰《宋书》,竟不成。王俭戏之曰:‘陆公,书厨也。’”这里“书厨”揶揄陆澄,意为读书多而不能应用。《宋史.吴时传》:“时敏于为文,未尝属稿,

  • 投杼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二》载;甘茂对秦武王说:“……昔者曾子处费(鲁邑,属东海郡)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(名,字;族,姓)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

  • 防意如城

    唐.道释《诸经要集.择交惩过》引《维摩经》:“防意如城,守口如瓶。”防意如城,指遏止自己的欲念,就象守城防敌一样。后用以喻对自己的欲念小心谨慎,时时戒备,以免放纵自己,做出不合道义的事来。宋.朱熹《敬

  • 借剑尚方

    源见“朱云折槛”。指廷臣犯颜直谏,请诛奸邪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生离》:“小弟正欲上书阊阖,解职救兄;还期借剑尚方,奋身诛佞。”

  • 鱼水乐

    同“鱼水契”。陈子范《狂吟》诗之二:“忍说君臣鱼水乐,匈奴不是霸王才。”

  • 饥止一箪食

    同“饥食一箪”。唐白居易《寄张十八》诗:“饥止一箪食,渴止一壶浆。”

  • 洛中豪士

    唐.康骈《剧谈录》:“唐乾符中,洛中有豪士,承藉勋荫,锦衣玉食,极口腹之欲。尝谓僧圣刚曰:‘凡以炭炊饭,先烧令熟,谓之炼火,方可入炊;不然,犹有烟气,难餐。’及大寇先陷瀍洛,财产剽尽,昆仲数人,与圣刚

  • 不知其人视其友

    见〔欲知其人视其友〕。

  • 貉一丘

    源见“一丘之貉”。喻彼此相同,没什么区别。宋苏轼《过岭》诗之一:“平生不作兔三窟,今古何殊貉一丘?”【词语貉一丘】   汉语大词典:貉一丘

  • 燕颔

    源见“封侯万里”。指封侯之相。唐岑参《送张都尉东归》诗:“封侯应不远,燕颔岂徒然?”亦指武将、勇士。明徐渭《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》:“燕颔不醒颓锦帐,蛾眉邀醉叠金椑。”清孙致弥《咏史次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