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原璧归赵

原璧归赵

同“完璧归赵”。《冷眼观》十八回:“〔你〕敢是有什么方法,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,原璧归赵么?”


主谓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,谓原物归还,并无损缺。《冷眼观》18回:“敢是有甚么方法,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,~么?”△褒义。用于归还原物。→完璧归赵


【词语原璧归赵】  成语:原璧归赵汉语词典:原璧归赵

猜你喜欢

  • 花开堪折直须折

    花朵开放时正须折取。 比喻人生要及时行乐。语出唐.杜秋娘《金缕衣》:“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。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。”朱健国《用棉絮做救生圈》(《长江日报》1990年5月23日):

  • 周孔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五东汉.张平子(衡)《归田赋》:“弹五弦之妙指,咏周孔之图书。”唐.李善注:“周,周公;孔,孔子也。”“周孔”是周公(姬旦)和孔子的合称。二人都被儒家尊为圣贤,故以“周孔”代指古代圣贤之人

  • 鵩舍

    源见“贾生赋鵩”。指谪居之所。宋徐铉《和张先辈见寄》之二:“野日苍茫悲鵩舍,水风阴湿弊貂裘。”【词语鵩舍】   汉语大词典:鵩舍

  • 摩挲铜人

    同“摩挲铜狄”。宋陆游《自咏》:“摩挲金铜人,千载客悠悠。”

  • 翰林子墨

    《汉书.扬雄传下》:“雄从至射熊馆,还,上《长杨赋》,聊因笔墨之成文章,故藉翰林以为主人,子墨为客卿以风。”后因以“翰林子墨”借指辞人墨客。宋曾巩《宜黄县学记》:“其书,经史百氏、翰林子墨之文章,无外

  • 数行并下

    谓读书敏捷,一目数行。《后汉书.应奉传》:“奉少聪明,自为童儿及长,凡所经履,莫不暗记。读书五行并下。”《北史.裴让之传》记其次弟诹之,“尝从常景借书百卷,十许日便返。景疑其不能读,每卷策问,应答无遗

  • 蛰剑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埋藏在地下的宝剑。喻未展用的人才。唐黄滔《卢员外》:“且杰如韩信,未归汉祖以谁知;美若西施,不入吴宫而孰验?所以蛰剑而凌虚吐耀,焦桐而骇耳飞声。”【词语蛰剑】   汉语大词典:蛰剑

  • 匣剑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喻指被埋没的人才。前蜀韦庄《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》:“未知匣剑何时跃,但恐铅刀不再铦。”源见“虎吼龙鸣”。喻指被埋没的人才。梁启超《雷庵行》:“先生匣剑时一鸣,龙啸天空秋

  • 薪尽火传

    《庄子.养生主》:“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”指,脂。古代无蜡烛,用脂肪裹薪点燃照明,叫烛薪。全句意思为烛薪烧尽,火种却一直留传下去。这一典故原是庄子所谓的形骸有尽但精神不灭的观点。后因以“薪

  • 触豸

    源见“獬豸冠”。指传说中一种能以其独角辨别邪正的神兽。喻指为官清正,执法严明。元傅若金《奉送达兼善御史赴河南》诗:“立朝防触豸,行路避乘骢。”【词语触豸】   汉语大词典:触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