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危在旦夕

危在旦夕

旦夕:早晨、晚上,形容在短时间内危险就在眼前。太史慈(166-206年),字子义,东莱黄(今山东掖县一带)人。三国吴名将。少时善射,豪侠仗义。北海相孔融对其甚为敬重,多次派人看望其哥,并周济日用。黄巾兵起,孔融被管亥围于都昌,太史慈从辽东回来,遵母命闯入都昌,面见孔融,又自告奋勇杀出重围,求救于刘备,他对刘备说:“如今管亥暴乱,孔融被围困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以为君有仁义之名,能够救人危急,所以派我冒白刃,杀出重围,冒万死之险,请求您的援助,希望您能使他们得以生存。”刘备大为感动,发兵解围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吴书》《太史慈传》卷49第1188页:“遂到平原,说备曰:‘……今管亥暴乱,北海被围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以君有仁义之名,能救人之急……惟君所以存之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旧五代史·梁书·太祖纪三》:“王师围潞州将及二年,李通危在旦夕,不俟攻击,当自降。”


主谓 危险就在眼前。语出《三国志·吴书·太史慈传》:“今管亥暴乱,北海被围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”[例]老人旧病复发,~,家人忧心如焚。△多用于描写危险。→岌岌可危 朝不保夕 危如朝露 ↔安如泰山稳若泰山 安然无恙


【词语危在旦夕】  成语:危在旦夕汉语词典:危在旦夕

猜你喜欢

  • 摸棱两可

    对问题的正反两面含糊其词,不明确表态,又写作“模棱两可”。比喻为人圆滑,不负责任。出自唐苏味道的事迹。苏味道(648-705年),赵州栾城(今河北栾城)人。进士及第。延载元年(694年)曾任宰相,但第

  • 半空鸾凤

    源见“苏门长啸”。形容长啸之声。宋陆游《次韵范参政书怀》之十:“剩欲书怀答清啸,半空鸾凤愧孙登。”

  • 戒门

    《史记.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〔主父偃〕数之曰:‘始吾贫时,昆弟不我衣食,宾客不我内门;今吾相齐,诸君迎我或千里。吾与诸君绝矣,毋复入偃之门!’”后以“戒门”称富贵骄人。唐韩愈《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》:

  • 垂白

    须发将白,犹言垂老。南朝宋鲍照《拟古》诗:“结发起跃马,垂白对讲书。”【词语垂白】   汉语大词典:垂白

  • 少年心事当拿云

    拿云:犹凌云。比喻志向高远。 谓少年气盛,心怀凌云之志。语出唐.李贺《致酒行》:“少年心事当拿云,谁念幽寒坐呜呃。”涂怀章《彩色思路.年历情》:“你可以朝诵夕吟,手不释卷,边读边考。‘少年心事当拿云

  • 千篇一律

    形容作品或说话的内容相重,没有新意。明代王世贞《全唐诗说》:“(白居易)少年与元稹角靡逞博,意在警戒痛快,晚更作知足语,千篇一律,诗道未成,慎勿轻看,最能易人心手。”靡:华丽。角靡逞博,是指在诗歌的辞

  • 雌雄风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三战国楚.宋玉《风赋》:“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,宋玉、景差侍。有风飒然而至。王乃披(敝开)襟而当之(受风吹拂),曰:‘快哉此风!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?’宋玉对曰:‘此独大王之风耳。庶人安得而共

  • 鸡林声价

    同“鸡林诗价”。杨锡章《西江月.天梅变雅楼三十年诗征题辞》词:“鸡林声价笔生香,海外闻风倾向。”【词语鸡林声价】   汉语大词典:鸡林声价

  • 琼林锦绣仙

    宋代进士及第,朝廷在汴京琼林苑赐宴,新进士著绵绣之衣,故称为“琼林绵绣仙”。后代高则诚《琵琶记.春宴杏园》:“妆点琼林绵绣仙。”【词语琼林锦绣仙】   汉语大词典:琼林锦绣仙

  • 五云浆

    旧题东汉.班固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西王母谓武帝曰:‘其太上之药,乃有……其次药有丸丹金液,紫华红芝,五云之浆,玄霜绛雪,若得食之,白日升天。’”(据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一引)西王母曾告诉汉武帝,远古时代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