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南北榜

南北榜

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。又称“春夏榜”。洪武三十年(1397年)丁丑科,二月会试,以翰林学士刘三吾,王府纪善(官名。掌讽导礼法,开谕古谊及国家恩谕大节,以诏王善)白信蹈为考试官,录取宋琮等51名,经三月廷试(由皇帝亲自策问会试中试者的考试,又称殿试)后,以陈为第一名,尹昌隆为第二名,刘谔为第三名,是为春榜。因所录全系南方人,故又称南榜。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,告考官刘三吾、白信蹈偏私南方人。明太祖朱元璋为此而命侍读(为皇帝讲读经史的官)张信、侍讲(给皇帝讲学之官,与侍读同为皇帝的文学侍从)戴彝(yí夷)等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10卷,增录北方人入仕。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,并有犯禁忌之语。有人上告说刘三吾、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水平低劣的试卷进呈,朱元璋大怒,五月,追定刘三吾为蓝玉党,以老戍边;白信蹈、张信等被凌迟(剐刑)处死;陈、刘谔、宋琮等人也遭遣戍;仅戴彝、尹昌隆免罪。六月,朱元璋亲自策问,录取任伯安等61名,六月廷试,以韩克忠为第一名,王恕为第二名,焦胜为第三名,是为夏榜。因所录全系北方人,故又称北榜。南北榜案开明朝分南北取士的先例,至洪熙(明仁宗朱高炽年号,1425年)以后遂成定制。南榜即指明朝留都南京会试所张贴的榜。北榜指明代北京顺天府乡试录取的榜贴。

【出典】:

明史》卷137《刘三吾传》3942页:“三十年偕纪善白信蹈等主考会试。榜发,泰和宋琮第一,北士无预者。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,私其乡。帝怒,命侍讲张信等覆阅,不称旨。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,三吾等实属之。帝益怒,信蹈等论死,三吾以老戍边,琮亦遣戍。帝亲赐策问,更擢六十一人,皆北士,时谓之‘南北榜’,又曰‘春夏榜’云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泣途穷

    同“哭穷途”。唐刘禹锡《赠眼医婆罗门僧》诗:“三秋伤望远,终日泣途穷。”【词语泣途穷】   汉语大词典:泣途穷

  • 海绡

    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传说中鲛人所织龙纱。唐李贺《秦王饮酒》诗:“花楼玉凤声娇狞,海绡红文香浅清,黄鹅跌舞千年觥。”【词语海绡】   汉语大词典:海绡

  • 燕台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指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。借指礼贤之所。唐李白《江上答崔宣城》诗:“谬忝燕台召,而陪郭隗踪。”金元好问《即事呈邦瑞》诗:“明日燕台传盛事,坐中宾客尽名流。”【词语燕台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鸡犬偷仙药

    源见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借指学道求仙。唐钱起《过王舍人宅》诗:“鸡犬偷仙药,儿童授道书。”

  • 舌为柔

    源见“齿弊舌存”。喻指以柔克刚,忍让求全。唐韩愈《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》诗:“自从齿牙缺,始慕舌为柔。”

  • 拄笏看山

    《世说新语.简傲》:“王子猷(晋王徽之,字子猷,王羲之子,性格卓荦不羁)作桓车骑(桓冲字幼子,《世说新语》附《释名》说字玄叔,亦称‘车骑’)参军(官名,晋及南北朝时,诸王府及将军开府都设此职,是重要的

  • 荔奴

    骂人愚拙的话。《晋书.刘曜传》:“曜怒甚,毁其表曰:‘犬荔奴,不忧命在须臾,犹敢如此!’”【词语荔奴】   汉语大词典:荔奴

  • 薄寒中人

    《楚辞.九辩》:“?凄增欷兮,薄寒之中人。”薄寒,轻寒。寒气虽轻,但身体衰病之人也常经受不起。后常喻人在衰落或患难中经受不住轻微打击。宋.苏轼《苏轼诗集》十七《九月黄楼作》诗:“薄寒中人老可畏,热酒浇

  • 渭川猎

    源见“非熊兆”。谓帝王访求辅政人才。唐李白《赠钱徵君少阳》诗:“如逢渭川猎,犹可帝王师。”【词语渭川猎】   汉语大词典:渭川猎

  • 溥天率土

    谓整个天下、四海之内。语出《诗.小雅.北山》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汉 蔡邕《司空文烈侯杨公碑》:“明德惟馨,八音克谐。神人以和,永世丰年。溥天率土,而众莫外。”清 黄六鸿《福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