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劳燕分飞

劳燕分飞

乐府诗集》卷六十八《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
伯劳,鸟名,据说此鸟性喜独栖。黄姑、织女,均为星宿名。黄姑星一说指河鼓星,在牵牛北;一说即牵牛星,从诗意度之,似释牵牛星为善。古辞二句描写自然界的分合离聚现象。后因以“劳燕分飞”比喻亲人或朋友的别离。

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二本四折:“他那里思不穷,我这里意已通,娇鸾雏凤失雌雄;他曲未终,我意转浓,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,尽在不言中。”


主谓 伯劳、燕子各自分飞。语本《乐府诗集·杂曲歌辞八·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时见。”比喻离别。胡山源《散花寺》:“如果和另一个人要好了,那原来要好的,原会生气、吵架,闹得不可开交,不能使对方回心转意,恢复旧好,就一定~,各奔前程。”△多用于恋人。→鸾凤分飞 鸾分凤离 东劳西燕 ↔鹊桥相会


劳燕分飞”旧时喻指亲朋分离,今多喻指男女相恋或婚后分手。

为什么说是 “劳燕”呢?

“劳”,指伯劳鸟,又名 “伯赵”。 “伯赵”又是古代的一种官名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 “伯赵氏,司至者也。”杜注: “伯赵,伯劳也。以夏至鸣,冬至止。”疏: “此鸟以夏至来鸣,冬至止去,故以名官,使之主二至也。”由此可知, “伯赵”这种官是主管夏至、冬至 “二至”时令事情的; 而 “伯劳”( 伯赵) 这种鸟,是夏至时来鸣而到冬至时又飞走了的。根据此鸟特性,人们把冬至以后环境不适而飞走,比喻成男女间环境不适 ( 感情不睦) 而离开,因而称之为“劳燕分飞”。

此语出自古乐府 《东飞伯劳歌》: 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 ( 牵牛) 织女时相见。”由诗而知, “伯劳”亦是一种燕,故谓之 “劳燕”。“东飞”、“西飞”,故谓之 “分飞”。


【词语劳燕分飞】  成语:劳燕分飞汉语词典:劳燕分飞

猜你喜欢

  • 放夜

    宋高承《事物纪原.岁时风俗》:“唐 睿宗 先天二年正月望,初弛门禁;玄宗天宝六年正月十八日诏重门夜开,以达阳气;朱梁 开平中,诏开坊门三夜……太平兴囯六年,敕然灯放夜为著令。”旧时都城夜禁,街道断绝通

  • 下马冯妇

    源见“冯妇”。称重操旧业的人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三回:“我家虽不宽余,也还可以勉强温饱,都因我无端的官兴发作,几乎弄得家破人亡;还仗天祖之灵,才幸而作了个‘失马塞公’,如今要再去学那‘下马冯妇’,也就似

  • 孤寡不穀

    古代国君、诸侯自己的谦称,叫“孤”,或“寡人”或“不榖”。不榖:不善的意思。《老子》三十九章:“故贵必以贱为本,高必以下为基,是以侯王自谓孤、寡、不榖。”【词语孤寡不穀】   汉语大词典:孤寡不穀

  • 民以食为天

    《史记.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王者以民人为天,而民人以食为天。”《汉书.郦食其传》:“王者以民为天,而民以食为天。”天,指赖以生存,必不可无的意思。百姓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,后因以“民以食为天”形容民食的重

  • 仙桂

    源见“蟾宫折桂”。喻指科举功名。唐杜荀鹤《经贾岛墓》诗:“仙桂终无分,皇天似有私。”【词语仙桂】   汉语大词典:仙桂

  • 破壁燎火

    鲁男子破壁点火以接待邻妇投宿的故事。清张英《渊鉴类函.墙壁三》:“鲁男子夜大雨,有邻之嫠妇因风雨坏屋投栖焉,男子乃破壁,燎火以达旦。”后以此比喻暗室不欺的君子。连动 打通墙壁,点燃火炬,明亮示人。比喻

  • 解雨

    《易.解》:“天地解而雷雨作。”高亨注:“天地解,谓春来之后,天地开通,阴阳交流,气候暖,冰冻释。”后因以“解雨”谓下雨。宋苏轼《郊祀庆成》诗:“需云遍枯槁,解雨达勾萌。”【词语解雨】   汉语大词典

  • 不兴

    参见:曹蝇【词语不兴】   汉语大词典:不兴

  • 大谷梨

    《文选》卷十六晋.潘安仁(岳)《闲居赋》:“张公大谷之梨,梁侯乌裨之柿。”唐.李善注引《广志》:“洛阳北芒山有张公夏梨,甚甘,海内唯有一树。”“梁国侯家有乌椑,甚美,世罕得之。”据说,洛阳北芒山有张公

  • 素女

    晋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五载:传说晋安帝时谢端偶得一大螺,归养之于瓮中,化为一少女为端备食。自言是“天汉中白水 素女”,奉天帝之命,来助端备晨饮。后在风雨中离去。后因以“素女”为天助善人的典故。唐李郢《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