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
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

泛指办事事先须有准备,方能应付复杂局面,得到成功。古人说得好,办任何事情,都要事先有准备,才能保证成功。如果不有所准备,则注定失败。预先想好再发言,就不致临场打蹶;作事预先有计划,办起事来不会发愁;行动事先有方案,就不致后悔;推行政治主张,如果事先考虑好,就不致无成。

【出典】:

礼记·中庸》: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言前定,则不跲;事前定,则不困;行前定,则不疚;道前定,则不穷。”

【例句】:

《毛泽东选集·论持久战》: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’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,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。”


见“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”。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‘~’,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,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。”


【词语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】  成语: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汉语词典: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

猜你喜欢

  • 泥辙

    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喻指失意落泊。唐孟郊《赠李观》诗:“昔为同恨客,今为独笑人。舍予在泥辙,飘迹上云津。”

  • 凌烟图

    同“凌烟画像”。宋刘辰翁《满江红.寿某翁》词:“试问凌烟图相国,何如洛寺写耆英。”

  • 对萤

    源见“囊萤照读”。形容苦读。唐李商隐《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》:“日下徒推鹤,天涯正对萤。”

  • 山雉迎

    源见“鲁恭驯雉”。称美地方官有德政。唐杜甫《送赵十七明府之县》诗:“山雉迎舟楫,江花报邑人。”

  • 尸居龙见

    《庄子.在宥》:“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,无擢其聪明,尸居而龙见,渊默而雷声,神动而天随,从容无为,而万物炊累焉。”意思是静如尸体,而又动如游龙。炊,同“吹”。炊累,吹动飘浮着的细尘浮物。并列 见,同“

  • 大小冯君

    西汉名将冯奉世(?-前39年)字子明,上党潞(今山西潞城东北)人,宣帝时任左将军,封关内侯。冯奉世的两个儿子冯野王(字君卿)历任陇西、上郡、琅邪太守,冯立(字圣卿)历任五原、西河、上郡太守。二人居官清

  • 庭生玉

    源见“谢庭兰玉”。喻得佳子。北周庾信《有喜致醉》诗:“忽见庭生玉,欣看蚌出珠。”

  • 四面为楚

    同“四面楚歌”。宋刘辰翁《酹江月.五日和尹存吾时北人竞鹭洲渡》词:“吴头楚尾,非关四面为楚。”

  • 闭门造车

    比喻脱离实际,凭主观想象办事。朱自清《中国文评流别述略》: “因为借用外国名字,苦于不贴切,自定名字,又嫌闭门造车,怕不合式。” ●宋朱熹《〈中庸〉或问》卷三: “古语所谓 ‘闭门造车,出门合辙’ ,

  • 娵隅

    源见“蛮语参军”。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称鱼为“娵隅”。亦借指少数民族的语言。宋沈与求《还憩湖光亭复次江元寿韵》:“羊酪莼羹本异区,江湖随俗语娵隅。”郁达夫《杂感》诗之六:“略解娵隅称博雅,人言叔宝最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