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人琴俱亡

人琴俱亡

世说新语.伤逝》:“王子猷(王徽之)、子敬俱病笃,而子敬先亡(王献之以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太元十三年,即公元388年亡,年四十五岁)。子猷问左右:‘何以都不闻消息?此已丧矣。’语时了不悲,便索舆(车马)来奔丧,都不哭。子敬素好琴,便径入坐灵床上,取子敬琴弹。弦既不调,掷地云:‘子敬子敬,人琴俱亡!’因恸绝良久,月馀亦卒。”此事又见《晋书.王徽之传》。

晋人王徽之是献之的兄长,献之死后,他奔丧不哭,直上灵床取献之琴便弹,因弦音不调和而不能成曲终弹。他把琴掷在地上,十分伤痛地说:“子敬啊子敬,没想到你死后,你的琴也竟然随你一起亡故了!”

后以此用为睹物思人、悼念逝者之辞。

唐.刘禹锡《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》诗:“人琴久寂寞,烟月若平生。”(见《刘梦得集》外集七)

鲁迅《二心集.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现在去柔石的遇害,已经一年有余了,偶然从乱纸里检出这稿子来,真不胜其悲痛。我想将全文补完,而终于做不到,刚要下笔,又立刻想到别的事情上去了。所谓‘人琴俱亡’者,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。”


主谓 人和琴都没有了。语出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王子猷、子敬俱病笃,而子敬先亡……(子猷)便径入坐灵床上,取子敬琴弹,弦既不调,掷地云:‘子敬,子敬,人琴俱亡!’恸绝良久,月余亦卒。”鲁迅《二心集·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现在柔石的遇害,已经有一年余了……所谓‘~’者,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。”△用于赌物思人悼念亡友。→人亡物在 人非物是 人去楼空 睹物思人 触景生情。也作“人琴俱逝”、“人琴两亡”。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王子猷、子敬俱病笃,而子敬先亡。子猷问左右:“何以都不闻消息?此已丧矣!’语时了不悲。便索舆来奔丧,都不哭。子敬素好琴,便径入坐灵床上,取子敬琴弹,弦既不调,掷地云:‘子敬! 子敬!人琴俱亡。’因恸绝良久,月余亦卒。”《晋书·王微之传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晋代王徽之 (字子猷)、王献之 (字子敬) 兄弟两人俱病重,王献之先去世。徽之问左右的人:“怎么一点消息都听不到,这一定是死了!”说话时一点不悲痛。便让备车去奔丧,仍然不哭。王献之平素喜欢弹琴,徽之直入坐在灵床上,取下献之的琴弹,但琴弦始终调不好,把琴掷于地下说:“子敬! 子敬! 人与琴一起亡了。”痛哭良久,回去一月多也便去世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示哀悼平辈亲属、友人去世。

【典形】 寂寞人琴、哭灵床、琴残子敬床、人琴并亡、人琴两亡、人琴痛、叹人琴、痛绝人琴、子敬琴、遗琴、灵床琴弦断。【示例】

〔寂寞人琴〕清·王摅《吊松圆诗老》:“今朝追忆东风里,寂寞人琴二十年。”

〔哭灵床〕 清·王夫之《小除夕写悲》:“摘阮已孤余醉客,碎琴垂老哭灵床。”

〔琴残子敬床〕 清·王夫之《哀管生永叙》:“笛咽山阳馆,琴残子敬床。”

〔人琴并亡〕北周·庾信《周车骑大将军宇文显和墓志铭》:“草衔秋火,树抱春霜,书剑俱没,人琴并亡。”

〔人琴两亡〕 唐·陈子昂《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》:“变化竟无常,人琴遂两亡。”

〔叹人琴〕 宋·黄庭坚《洪范以不合俗人》:“搔首金城西万里,樽前从此叹人琴。”

〔痛绝人琴〕 清·王士禛《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》:“痛绝人琴今已矣,牙生从此竟摧弦。”

〔子敬琴〕清·王夫之《哭欧阳三弟叔敬沉湘》之四:“调孤雌霓休文句,哭碎灵床子敬琴。”


【词语人琴俱亡】  成语:人琴俱亡汉语词典:人琴俱亡

猜你喜欢

  • 秦人鸡犬

    源见“桃花源”。用以形容田园胜境。清钱谦益《送杨侍御休沐还武林》诗:“楚国椒兰资献纳,秦人鸡犬慰乡闾。”

  • 三秀悲中散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三嵇叔夜(康)《幽愤诗》:“煌煌灵芝,一年三秀。予独何为,有志不就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楚辞》曰:‘采三秀于山间。’王逸曰:‘三秀,谓芝草也。’”《楚辞.九歌.山鬼》:“采三秀兮山间。”宋

  • 傅霖

    同“傅说霖”。明李梦阳《闰九月繁台酬寄常邓州前御史兄》诗:“征卿拜相他年事,野老扶犁望傅霖。”【词语傅霖】   汉语大词典:傅霖

  • 布衣之怒

    《战国策.魏策》:“秦王怫然怒,谓唐雎( ㄐㄩ jū 居)曰:‘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?’唐雎对曰:‘臣未尝闻也。’秦王曰:‘天子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’唐雎曰:‘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?’秦王曰:‘

  • 微禹

    源见“微禹叹”。为颂扬功德之语。《宋书.武帝纪下》:“夫微禹之感,叹深后昆,盛德必祀,道隆百世。”《陈书.衡阳献王昌传》:“故以功深于微禹,道大于惟尧,岂直社稷用宁,斯乃黔黎是赖。”【词语微禹】   

  • 铸鼎

    同“鼎成龙去”。唐舒元舆《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》诗:“天地方开泰,铸鼎成继述。”源见“禹鼎”。称颂君王功德。北周庾信《燕射歌辞.商调曲三》:“神奸不若,观铸鼎之形。”前蜀杜光庭《忠州

  • 计日

    《后汉书.羊陟传》载:羊陟,字嗣祖。拜侍御史,再迁冀州刺史,为官清廉。“帝嘉之,拜陟 河南尹。计日受奉,常食干饭茹菜,禁制豪右,京师惮之”。后以“计日”称扬地方官吏清廉克己。唐崔桐《题桐庐李明府官舍》

  • 雀屏佳选

    源见“锦屏射雀”。指选中的佳婿。清李渔《风筝误.凯宴》:“同事有高贤,恰好是雀屏佳选。”

  • 粉白不去手

    形容喜欢化妆打扮。《三国志.魏志.何晏传》裴松之注:“《魏略》曰:‘晏性自喜,动静粉白不去手,行步顾影。’”

  • 香山九老

    源见“九老图”。指唐白居易退居洛阳时经常与之聚会的九位老人。香山,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处。他因之号香山居士。宋 赵必?《水调歌头.寿梁多竹八十》词:“不是商山四皓,便是香山九老,红颊白须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