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九回肠

九回肠

九:泛指多。忧思愁苦深重,使肚肠屡次为之回转。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说:“负罪受辱的人难以安身,地位低贱的人多受诽谤和非议。我仅仅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,就横遭这种惨祸,被同乡耻笑,玷污了祖宗,我还有什么脸面再给父母上坟扫墓呢?即使再过一百代,这种污垢却更严重了。所以我极度痛苦,肠子一天要搅动多次,坐在屋内恍惚迷离,好像丢失了什么;外出时竟不知自己要到哪里去。每当想到自己遭到这种奇耻大辱,混身出冷汗,沾在衣裳上。”后以“九回肠”为咏内心忧愁至深的典故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2《司马迁传》2736页:“且负下未易居,下流多谤议。仆以口语遇遭此祸,重为乡党戮笑,污辱先人,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?虽累百世,垢弥甚耳!是以肠一日而九回,居则忽忽若有所亡,出则不知所如往。每念斯耻,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梁·简文帝《应令》:“望邦畿兮千里旷,悲遥夜兮九回肠。” 唐·白居易《长相思》:“思君春日迟,一日肠九回。” 唐·白居易《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》:“下疾不成双点泪,断多难到九回肠。” 唐·刘禹锡《望赋》:“秋之景兮悬清光,偏结情兮九回肠。” 唐·柳宗元《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》:“岭树重遮千里目,江流曲似九回肠。” 唐·崔橹《春日即事》:“画桥春暖清歌夜,肯信愁肠日九回。” 唐·韩偓《登南神光寺塔院》:“无奈离肠日九回,强摅离抱立高台。” 宋·欧阳修《黄溪夜泊》:“楚人自古登临恨,暂到登临已九回。” 元·倪瓒《风雨》:“灯影半窗千里梦,泥涂一日九回肠。” 元·无名氏《玩江亭》3折:“盼望的我九回肠断,思量的我两眉僝僽。”


偏正 回环往复的忧思。形容忧虑、痛苦已经到了极点。语本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是以肠一日而九回。”唐·唐彦谦《离鸾》:“下疾不成双点泪,断多难到~。”△多用于写人的忧虑焦急的心情。→困心衡虑。也作“九回肠断”、“九曲回肠”。


【词语九回肠】  成语:九回肠汉语词典:九回肠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锦句囊

    同“古锦诗囊”。宋陈师道《古墨行》:“黄金白璧孰不有,古锦句囊聊可敌。”

  • 景阳妃

    源见“景阳井”。指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。宋王安石《杏花》诗:“嫣如景阳妃,含笑堕宫井。”【词语景阳妃】   汉语大词典:景阳妃

  • 祝鮀之佞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不有祝鮀之佞,而有宋朝之美,难乎免于今之世矣。”祝鮀,春秋 卫人,能言善辩,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,后因以为奸佞之人的典型。《晋书.王沈传》:“达幽隐之贤,去祝鮀之佞。”【词语祝鮀之佞】

  • 东墙窥宋

    战国 楚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载: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,说玉为人“体貌闲丽,口多微辞,又性好色”,宋玉否认,并说:“天下之佳人,莫若楚国,楚国之丽者,莫若臣里,臣里之美者,莫若臣东家之子。东家之子,增之一

  • 玉树芝兰

    源见“谢庭兰玉”。喻称优秀子弟。清钱谦益《戏咏雪月故事.谢家咏雪》:“谢家庭除香雪洒,玉树芝兰斗佳冶。”并列 比喻好的子弟,或对他人子弟的美称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谢太傅问诸子侄:

  • 惊精香

    参见:却死香

  • 天降玉棺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五六“礼仪部”“葬送”引《风俗通》曰:“王乔为叶令,天下一玉棺于厅事前,令臣吏试入,不动摇。乔曰:‘天帝独欲召我。’沐浴服饰寝其中,盖便立覆之。宿昔葬于城东,土自成坟。其夕,县中牛皆流

  • 炊臼之梦

    比喻丧妻。唐代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梦》:“江淮有王生者,楼言解梦。贾客张瞻将归,梦炊于臼中。问王生,生言:‘君归不见妻矣。臼中炊,固无釜也。’贾客至家,妻果卒已数月。”参见“臼中无釜”条。见“炊臼之戚”

  • 沐猴冠冕

    同“沐猴而冠”。元石君宝《秋胡戏妻》三折:“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,不由咱生嗔怒,我骂你个沐猴冠冕,牛马衿裾。”见“沐猴而冠”。元·石君宝《秋胡戏妻》3折:“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,不由咱生嗔怒,我骂你个

  • 骑虎之势

    见“骑虎难下”。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4折:“俺吕布兄弟将董卓打上一拳,已做~,不两立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