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东邻子

东邻子

同“东家子”。唐李白《白纻辞》之一:“扬清歌,发皓齿,北方佳人东邻子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鹑衣鷇食

    源见“子夏衣”。谓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。形容生活极其穷困。明 沈榜《宛署杂记.养济院》:“籍名收养,多至数千余人,岁费当若干。此外,又有舍饭,而鹑衣鷇食,扶携颠连,号呼衢路者,犹然在也。”【词语鹑衣鷇食

  • 霜螯持

    源见“持螯把酒”。指饮酒。清黄景仁《上朱笥河先生》诗:“一生块然百不宜,两手只解霜螯持。”

  • 潘安貌

    晋裴启《语林》:“潘安仁(即潘岳)至美,每行,老妪以果掷之,满车。”又《晋书.潘岳传》:“岳美姿仪……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,妇人遇之者,皆连手萦绕,投之以果,遂满车而归。”后因以“潘安貌”称誉美男子。元

  • 七十人

    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《史记.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曰:‘受业身通者七十又七人’,皆异能之士也。”又卷四十七《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以诗书礼乐教,弟子盖三

  • 向笛悲

    源见“山阳笛”。表示悼念故友,追思往事之情。林景行《重过鬯春堂感旧》诗:“写忧只剩黄垆在,感旧难任向笛悲。”

  • 人事好乖

    晋.陶渊明《答庞参军诗序》:“人事好乖,便当语离。”晋.陶渊明在《答庞参军诗序》中写道,人处于世,事多有不顺心处,离别就是其中之一。后因用为别离之语典。宋.黄庭坚《题阳关图二首》:“人事好乖当语离,龙

  • 夫子梦奠

    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负手曳杖,消摇于门,歌曰:‘泰山其颓乎?梁木其坏乎?哲人其萎乎?’既歌而入,当户而坐……〔子贡〕趋而入,夫子曰:‘赐,尔来何迟也?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,则犹在阼也;殷人殡于

  • 差之毫厘,谬之千里

    原作“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”,形容开始时出一点差错,结果会发生很大问题。古书上讲,礼的教化作用具体而微,在邪恶尚未现出端倪时就能加以制止,并能使人于不自觉中一天比一天地接近善的境界,因此,历代贤明之君都

  • 巴歌

    同“巴人下里”。唐钱起《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》诗:“定笑《巴歌》拙,还参丽曲馀。”唐李群玉《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》诗:“《巴歌》掩《白雪》,鲍肆埋兰芳。”

  • 毛义捧檄

    《后汉书.刘平王望等传序》:“庐江毛义少节,家贫,以孝行称。南阳人张奉慕其名,往候之。坐定而府檄适至,以义守令,义捧檄而入,喜动颜色。奉者,志尚士也,心贱之,自恨来,固辞而去。及义母死,去官行服……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