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东窗事发

东窗事发

元.张昱《张光弼诗集》卷三《咏何立事序》注:“宋押衙官何立,秦太师差往东南第一峰,恍惚间引至阴司,见太师对岳飞事,令归告夫人:‘东窗事犯矣。’复命:‘后即弃官,学道蜕骨。’今在苏州玄妙观为蓑衣仙。”此事又见明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卷四。

传说秦桧在杀害岳飞前,曾与妻王氏在东窗下定计。桧死后,在地狱受苦,王氏作水陆道场以超度亡灵。道士说桧在阴曹受审,桧还对道士说:“可烦传语夫人,东窗事发矣!”后“东窗事发”泛指阴谋败露,将被惩治。

明.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五五出:“一到阴司……只对七八寸长指彄儿,轻轻把那撇道儿揢,长舌揸。〔末〕为甚?〔旦〕听的是东窗事发。”


主谓 指阴谋败露。明·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余》卷4载,传说秦桧曾同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杀害忠臣岳飞。桧死后,王氏叫道士招魂,看见秦桧在阴司受审。桧对道士说:“可烦传语夫人,东窗事发矣。”《再生缘》57回:“闻圣谕,怦一惊,依稀霹雳打头顶,~难收拾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阴谋方面。→露出马脚 走漏天机 泄漏天机 ↔秘而不宣 事以密成 天机不可泄漏。也作“东窗事犯”。


事情密谋而败露谓之 “东窗事发”。

密事被揭发、被发现,同 “东窗”有什么关联呢?

明·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余》卷四记载,宋、元民间传说,秦桧要想加害岳飞父子,曾在自家东窗下同其妻王氏密谋计议。有天秦桧泛舟西湖,突然疾病发作。神思恍惚中只见一人披头散发,厉声向他喝道: “你祸国殃民,我已经告知上天,请你下地狱去!”果然,秦桧不久就死了,在地狱里受尽了诸般痛苦。他的妻子王氏请道士为他做道场,以求减轻其苦,并派道士去阴间探望他。他对道士说:“麻烦你给我妻子带个话,就说 ‘东窗事发’了啊! ”后遂以此语表示事情败露之意。亦含有阴谋败露、自食其果之意。

岳飞遇害后,杭州西湖岳坟前,秦桧夫妇与另一奸臣万俟卨( Mò qí xiè) 夫妇铸为铁人双双跪在岳坟前。后人有联语道: “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奸。”( 佞 nìnɡ,巧言献媚于人)


【词语东窗事发】  成语:东窗事发汉语词典:东窗事发

猜你喜欢

  • 巫云梦影

    同“巫山云雨”。清袁于令《西楼记.觅缘》:“这段缘难厮称,巫云梦影未分明,惟有清光照泪横。”

  • 斩鳌

    《列子.汤问》:“然则天地亦物也,物有不足,故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,断鳌之足以立四极。”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:“往古之时,四极废,九州裂,天不兼覆,地不周载。火爁炎而不灭,水浩洋而不息,猛兽食颛民

  • 疾恶如仇

    疾亦作“嫉”。憎恨坏人坏事,如同誓不两立的仇敌。形容人的正义感极强。《晋书.傅咸传》:“咸字长虞,刚简有大节,风格峻整,识性明悟,疾恶如仇,推贤乐善。”主谓 痛恨坏人坏事如对仇敌一样。形容人爱憎分明,

  • 风火生

    《南史.曹景宗传》:“景宗谓所亲曰:‘我昔在乡里,骑快马如龙,与年少辈数十骑,拓弓弦作礔砺声,箭如饿鸱叫,平泽中逐獐,数肋射之……觉耳后生风,鼻头出火,此乐使人忘死,不知老之将至。’”南朝齐游击将军曹

  • 可为智者道,难为俗人言

    可以向有智慧的人去说,难于向世俗的人去讲。 表示说话要选择好对象。语出汉.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仆诚已著此书,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责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!然此可为智者道,难为俗

  • 系铃解铃

    同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。清昭梿《啸亭杂录.王述庵书》:“倘执事以系铃者解铃,则日月之更,民皆仰之矣。”《黄绣球》五回:“如果事由他起,则系铃解铃,原须一人。”见“解铃还是系铃人”。《黄绣球》5回:“我不

  • 贾馀勇

    源见“馀勇可贾”。谓竭尽全力,鼓足勇气。唐骆宾王《上吏部裴侍郎书》:“贾馀勇以求荣,效轻生而答施。”宋苏轼《次前韵再送周正孺》:“醉乡追旧游,笔阵贾馀勇。”

  • 鸱夷

    同“鸱夷子”。唐杜牧《杜秋娘诗》:“西子下姑苏,一舸逐鸱夷。”【词语鸱夷】   汉语大词典:鸱夷

  • 若丧考妣

    ①象死了父母一样悲伤。汉扬雄《元后诔》: “享国六十,殂落而崩。四海伤怀,擗踊拊心,若丧考妣,遏密八音。” ②形容十分恼怒。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忆刘半农君》: “单是提倡新式标点,就会有一大群人,‘若丧

  • 炊沙作糜

    同“炊沙作饭”。宋 黄庭坚《送王郎》诗:“炊沙作糜终不饱,镂冰文字费工巧。”见“炊沙作饭”。宋·黄庭坚《送王郎》:“~终不饱,镂冰文字费工巧。”【词语炊沙作糜】  成语:炊沙作糜汉语大词典:炊沙作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