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分皂白

不分皂白

《诗.大雅.桑柔》“匪言不能,胡斯畏忌”汉郑玄笺:“胡之言何也,贤者见此事之是非,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。”后以“不分皂白”谓不分黑白,不辨是非。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二:“岂不辨个是和非,不分个皂白,南邻北里成灰。”也比喻不问好坏。《古今小说.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若干官宦大户人家,单拣门户相当或是贪他嫁资丰厚,不分皂白,定了亲事。”


述宾 皂,黑。不分黑白。比喻不分是非曲直。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:“匪言不能,胡斯畏忌。”郑玄笺:“胡之言何也,贤者见此事之是是非非,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。”《水浒传》13回:“本是也要混战,怕黑旋风~,见人便砍,因此不敢近前。”△描写人无是非观念。→混为一谈 颠倒是非 混淆是非 ↔是非分明 明辨是非白黑分明。也作“不分青白”、“不问皂白”、“不问青红皂白”、“皂白不分”。


【词语不分皂白】  成语:不分皂白汉语词典:不分皂白

猜你喜欢

  • 漉巾陶令

    源见“酒漉纱巾”。借指洒脱不羁的隐逸之士。宋康与之《望江南》词:“落帽孟嘉寻箬笠,漉巾陶令买蓑衣。”

  • 冬日

    同“冬爱”。南朝 齐王俭《褚渊碑文》:“君垂冬日之温,臣尽秋霜之戒。”【词语冬日】   汉语大词典:冬日

  • 磬襄入海

    《论语.微子》:“大师挚适齐,亚饭于适楚,三饭缭适蔡,四饭缺适秦,鼓方叔入于河,播鼗武入于汉,少师阳、击磐襄入于海。”大师,即太师,鲁国乐官之长,挚是其名。亚饭、三饭、四饭均乐官官名,司乐以侑食,干、

  • 言泉会九流

    文思聚集诸子百家之长。九流:先秦的学术流派,即儒、道、阴阳、法、名、墨、纵横、杂、农等九家。《晋书.文苑传序》:“洎姬历云季,歌颂滋繁,荀宋之流,导源自远,总金羁而齐骛,扬玉驮而并驰,言泉会于九流,文

  • 萼绿

    同“萼绿华”。指仙女。唐白居易《霓裳羽衣歌》诗:“上元点鬟招萼绿,王母挥袂别飞琼。”又借指绿萼梅花。宋吴文英《一剪梅.赋处静以梅花枝见赠》词:“萼绿灯前,酒带香温。”【词语萼绿】   汉语大词典:萼绿

  • 萱闱

    同“萱堂”。明刘三吾《野庄赋》:“上奉萱闱兮下以友于。”清陈维崧《沁园春.题袁孝子重其负母看花图》词:“衣着斑斓,躬为痀偻,负得萱闱出北堂。”【词语萱闱】   汉语大词典:萱闱

  • 华阴市

    《后汉书.张楷传》:“楷,字公超,通《严氏春秋》、《古文尚书》……隐居弘农山中,学者随之,所居成市。后华阴山南,遂有公超市。”后因称学者群集之地或从学弟子聚集之所为“华阴市”。南朝 齐谢朓《始之宣城郡

  • 有孔铸颜

    源见“铸颜”。谓孔子培养造就了颜渊。借指良师教导有方。清钱谦益《太常寺少卿鹿公墓志铭》:“生不独生,有孔铸颜。”

  • 戏莱衣

    同“戏彩娱亲”。宋张纲《蓦山溪.甲辰生日》词:“只愿早休官,居颜巷,戏莱衣,岁岁常欢聚。”【词语戏莱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戏莱衣

  • 一人又半

    参见: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