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

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

父亲死了三年,儿子不改变父亲所制定的规矩,可说是尽了孝道了。 古时认为孝子应当墨守父亲的旧规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父没,观其行,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鲁迅《坟.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:“超越便须改变,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,应该改变,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’,当然是曲说。”也单引〔三年无改于父之道〕。《汉书.师丹传》:‘丹自以师傅居三公位,得信于上,上书言:‘古者谅闇不言,听于冢宰,三年无改于父之道。’”《宋史.司马光传》:“是时天下之民,引领拭目以观新政,而议者犹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但毛举细事,稍塞人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维嵩

    《诗.大雅.崧高》:“崧高维岳,骏极于天。”毛传:“崧,高貌,山大而高曰崧。”崧,同“嵩”。后即以“维嵩”形容高。亦用指中岳嵩山。唐薛存诚《嵩山望幸》诗:“降灵逢圣主,望幸表维嵩。”唐 刘耕《和主司王

  • 遗棠

    源见“召公棠”。指召公留下的盛德惠政。唐蔡希寂《陕中作》诗:“川原馀让畔,歌吹忆遗棠。”【词语遗棠】   汉语大词典:遗棠

  • 颊上三毛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巧艺》:“顾长康画裴叔则,颊上益三毛。人问其故,顾曰:‘裴楷俊朗有识具,正此是其识具。看画者寻之,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,殊胜未安时。’”后遂用作典故,以“颊上三毛”比喻文章或图

  • 都人子

    都人:明代专称宫女。都人子:谓宫女之子。明神宗的皇后无子,王恭妃于万历十年(1582年)生一子,名常洛;十四年(1586年),郑贵妃也生一子,名常洵。按“无嫡立长”(无皇后所生的嫡子则立皇长子)的原则

  • 强作解人

    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谢安年少时,请阮光禄道白马论。为论以示谢,于时谢不即解阮语,重相咨尽。阮乃叹曰:‘非但能言人不可得,正索解人亦不可得!’”晋时阮裕为谢安讲解战国公孙龙的《白马论》,

  • 桑间之音

    源见“桑间濮上”。指淫靡的音乐。《吕氏春秋.音初》:“世浊则礼烦而乐淫,郑 卫之声,桑间之音,此乱国之所好,衰德之所说。”见“桑间濮上”。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:“世浊则礼烦而乐淫,郑卫之声,~,此乱国之

  • 匠郢

    源见“郢匠挥斤”。匠石与郢人并称。匠石与郢人相配合,方能演出“运斤成风”的绝技,因以称彼此相知之人。《文选.江淹〈谢仆射〉诗》:“舟壑不可攀,忘怀寄匠 郢。”刘良注:“此言忘怀于相知。”【词语匠郢】 

  • 等夷之志

    《诗.大雅.桑柔》“贪人败类”郑玄笺:“类,等夷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类者,比类,故为等夷,谓尊卑齐平朝廷之人。”后因以“等夷之志”谓臣下僭越朝廷之心。《北史.周宗室传论》:“及文后崩殂,诸子冲幼,群公怀

  • 飞凫仙令

    同“飞舄王乔”。宋晁补之《一丛花.再呈十二叔》词:“飞凫仙令气如虹,脱屐向尘笼。”清 丘逢甲《黄子惠曾由沪上同舟至直沽一别十年矣》诗:“飞凫仙令循良治,戎马书生汗漫游。”

  • 日中为市

    上古时,以太阳行至中天为时间标志,到集市进行交易,是商品交换的初期活动。《易.系辞下》:“日中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货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。”其他 日中,中午。市,买卖,交易。中午进行集市贸易。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