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霓裳羽衣曲”。依霓裳羽衣曲所编的舞蹈。宋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卷十五:“《霓裳羽衣舞》,始于开元,盛于天宝,今寂不传矣。”元白朴《梧桐雨》二折:“今日新秋天气,寡人朝回无事,妃子学得《霓裳羽衣舞》,
四时:春、夏、秋、冬。 天不说话而四季照常运行,万物照常生长。 比喻为政不在多言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:“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万物生焉。天何言哉?”后多引作〔天不言而四时行,百物生〕。《汉书.王吉传
同“折冲樽俎”。唐 毛杰《与卢藏用书》:“杰时在草莽,运厄穷愁。思折俎而无因,嗟扫门而不逮。”【词语折俎】 汉语大词典:折俎
《新唐书.陆龟蒙传》:“陆氏在姑苏,其门有巨石。远祖绩(三国时吴陆绩,字公纪)尝事吴为郁林太守。罢归无装,舟轻不可越海,取石为重。人称其廉,号‘郁林石’。”又见唐缺名《大唐传载》。相传汉朝末年,吴郡陆
同“不识一丁”。宋文天祥《不睡》诗:“眼不识丁马前卒,隔床鼾鼻正陶然。”见“目不识丁”。宋·文天祥《不睡》诗:“~马前卒,隔床鼾鼻正陶然。”【词语眼不识丁】 成语:眼不识丁汉语大词典:眼不识丁
同“鸾胶续弦”。宋 陶穀《风光好》词:“待得鸾胶续,断弦是何年?”
源见“乘鸾”。喻指缔结婚姻或男女恋爱相慕。唐白居易《得景请预附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》:“选吹箫之匹,虽则未获真人;预傅粉之郎,岂可滥收庶子?”宋 刘应幾《忆旧游.闻雁》词:“记铜驼载酒,翠陌吹箫,曾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桓公(桓温)北征,经金城,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,慨然曰:‘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’攀枝执条,泫然流泪。”北周庾信《枯树赋》:“桓大司马闻而叹曰:‘昔年种柳,依依汉
源见“檄医头疾”。美称檄文。唐李白《江夏寄汉阳辅录事》诗:“君草陈琳檄,我书鲁连箭。”明 邵璨《香囊记.点将》:“一卷吕公书,七纸陈琳檄。甲兵十万在胸中,笔底收功绩。”【词语陈琳檄】 汉语大词典:
源见“季札挂剑”。指对友朋重信义。清唐孙华《雪中会钱再亭京兆葬》诗:“宝剑终虚季子诺,輀车似待巨卿前。”